購買或查詢請電:
Purchase or query:
852-27639011

 

返回上頁 >>
《在收藏品時空中轉悠》
莊重的美──剔紅
作者:私人珍藏交易廣場編輯部 文章發佈日期:2020年12月30日
  年近歲晚,我將一年才用上一次的剔紅蓋盒找出來,小心的拭擦乾淨,準備擺放賀年食品,如糖蓮子、糖冬瓜、紅瓜子、煎堆、油角……等。目前市面上售賣的大紅果盒多是塑膠製品,剔紅漆盒幾乎消失不見了。
  這個剔紅蓋盒是我一個朋友在國外拍回來送我的,據說是民初仿明永樂的剔紅纏枝石榴花蓋盒,雖不算上很名貴,但我卻十分喜歡。此剔紅漆蓋盒碩大華麗,通體朱紅,圓盒平頂,滿飾花葉,枝莖蔓生,覆迭互掩, 葉脈正反並見,雖得茂密,卻又不許擁擠,花姿回異,繁中有序。雕刻細緻入微,盛綻石榴花,瓣片沿邊曲皺,柔嫩細膩,花萼末端銳尖,結子後便成果實頂冠。古云「榴開百子」,寄子孫滿堂之美意。
  剔紅漆器,面積越是寬敞,所需佈局設計便更富挑戰性。小盒往往只需嬌花一朵,稍加葉子相伴便成,但較大之器,則要求三、五或更多妍葩,以成花團錦簇之效。此盒上飾,論佈局,當屬最繁複之類。
  剔紅,即雕紅漆,為東亞漆器製作工藝,是雕漆中最盛行的一類,又名「雕紅漆」或「紅雕漆」。我國的剔紅其技法於唐代就具相當規模(唐代將黃色底漆的剔紅稱為陷地黃錦),剔紅成熟於宋元時期, 發展於明清兩代,南北很多流派都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剔紅技巧。一直到清末國力衰頹,很多漆藝流派無力負擔剔紅所需的成本,不斷萎縮。
  剔紅做法是先將金銀錫木等材質作胎,在胎骨上層層髹塗紅漆,少則八九十層,多則一二百層,待積累至相當厚度,在底漆半乾時,描繪畫稿,再「剔」掉部分紅漆,形成圖案。剔紅漆器無須通體朱紅, 凡是圖案雕刻部份保持紅色的,即可歸入剔紅器。
  日本有相似概念堆朱,但是實際上包含兩種不同工藝:一種與剔紅相同,依靠雕刻成型;另一種是將半流動的油漆膏注入模具,利用外範輔助成型。中國將後者另稱作堆漆。
中國古代漆器種種
  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中國古代漆器的分為有14類,包括:
一色漆器──
  一色漆器,指通體光素一色,不加華飾。這種光素一色,指的就是這種漆器本身質地的顏色。
  一色漆器主要有黑、朱、黃、綠、紫等一種顏色的漆器。又以朱、黑、紫三色最為常見。而金漆也歸到一色漆器類中,名曰「金髹」,「渾金漆」或「貼金箔」。金漆的做法是在黃色、朱色、黑色等漆表面刷一道黏漆, 名為 「打金膠」,然後把金箔或金粉粘貼上去。一色金漆常見的實物以佛像居多,也有漆匣、漆盤、漆碗、漆盒等。
罩漆──
  罩漆,古時又稱它作「罩明門」。其做法是在色漆或描繪完工後,上面再罩一層透明漆,因罩漆下面的底色不同,而有種種不同的名稱。古時將罩朱漆、罩黃漆、罩金漆、灑金等幾種做法歸入「罩明門」。
  描飾門中,還有一種描金罩漆,也歸人罩漆類。它的做法是:在黑、朱、黃等漆地上作描金花紋,花紋上用朱色或黑色勾紋理,最後罩透明漆,這種描金罩漆,北京的匠師分別稱他們作「金箔罩漆開朱」和「金箔罩漆開墨」。
  各種罩漆的特點,就在於它罩了一層透明漆之後,表面顯得光亮潤澤,花紋隱現,極為雅致。但因罩了一層透明漆,透明漆下的底漆顏色比不罩的要深一些。
  罩金漆出現得較晚,以宮廷中的罩金漆實物較多。尤其到清代多用於帝后御用的寶座、屏風等,小件器物也有用罩漆方法製成的。罩過的金漆在透明漆的下面透出金色的光彩,與“明金”差別較大, 但罩漆的優點保護了金色不易退色或磨損。
描漆──
  描漆就是在光素的漆地上,用各種彩色漆來描繪花紋;描油(又稱描錦),是以桐油代漆,調製出各種鮮豔的顏色繪製出花紋。
  古代彩繪漆器,有只用彩漆或只用彩油,但更多的是二者兼施。先秦以前,漆器均為描彩漆;漢代漆器出現油彩以後,油彩的使用日漸增多,明清兩代,漆器上油彩的使用已相當普遍,有的漆器花紋幾乎全部使用了油彩。
描金──
  描金,又名泥金畫漆,即在漆地上加描金花紋。做法多是在退光漆地上用朱漆或黑漆畫花紋,乾後,在花紋上打金膠,然後將金貼上去或描上去。描金原料,有的只用一種金箔, 而有的會用兩種或三種金箔,例如用赤金、蘇大赤金、庫金等,利用這些顏色不同的金箔分貼丕同的花紋,使金色花紋呈現出色澤的變化,這種做法為「彩金像描金」。還有用漆灰堆出凸起的花紋後再描金或貼金, 這稱為「識文描金」法。描金這技法到明清兩代已成為漆器的一大種類。
填漆──
  填漆即填彩漆,其做法是先在漆器上陰刻花紋圖案,然後在花紋內填入色漆,乾後經磨平呈現出光滑平整的效果。
  磨顯填漆法,就是先堆後填的做法。此法是在做完糙漆之後,未做「桼+包」漆之前(桼+包是指漆器的最後一道漆),在漆地上用稠漆堆起花紋輪廓, 然後在花紋輪廓內用所需色漆填平。這樣通體均處於同一平面上,然後經打磨而成。因此可以說磨顯填漆就是先堆後填的做法。
  鏤嵌填漆是用先刻後填的方法做成,即漆成之後,直接在漆地上鏤刻出低陷的花紋,填平色漆,經打磨而成。
雕填──
  雕填的做法是先用填漆的方法做好花紋,然後沿著花紋輪廓勾出陰文線,在勾出花紋上的紋理之後,在陰文線內填金,實際上是一種把填漆與戧金兩種方法結合到一塊的新技法。雕填技法盛行於明清兩代。
  雕填漆器的彩色花紋,有的是刻後用色漆填成的,為真正的雕填做法,也有的是用色漆繪成之後剔刻陰線填金的。這兩種做法雖有不同,但其外貌卻十分相似,只有仔細審視才能分辨出來。現在文物業把兩者統稱為「雕填」。
螺鈿──
  古人把螺鈿叫做鈿嵌、陷蚌或坎螺。螺,指的是嵌物的質地,鈿是裝飾的意思。螺鈿漆器,即指取材於各種貝殼的天然色彩與美麗光澤的最佳部位,分層剝離和磨製後,根據設計圖案需要,鑲嵌於漆器表面作為裝飾。 鑲嵌的螺片有厚有薄,故有厚螺鈿與薄螺鈿之稱。厚螺鈿又稱之為「硬螺鈿」;薄螺鈿又稱之為「軟螺鈿」。厚螺鈿較薄螺鈿的精細度和密緻度要差一些。
  還有一種「襯色螺鈿」,也叫「襯色甸嵌」,即色底螺鈿。是以透明的貝殼薄片裁切出花紋,下面再襯托上不同的色彩後嵌貼到漆器上,即等於人工設色。所襯各種顏色是通過透明殼片而顯色,故呈現出色彩晶瑩、溫潤的效果。
犀皮──
  犀皮,又稱「虎皮漆」或「波羅漆」。其做法是:先在器胎上用石黃人生漆調成稠漆,做成一個高低不平的表面,再用右手拇指輕輕將漆推出一個個高起的小尖,稠漆人陰乾透後,上面再髹塗不同色漆多層, 各色相間,並無一定規律,最後通體磨平。凡是突起的小尖,經磨平後,都圍繞著一圈一圈的不同漆層,呈現出了類似松鱗的花紋,其特徵為:表面光滑,花紋由不同顏色的漆層構成,或成行雲流水紋,或像松樹幹上的鱗皴, 乍看很勻稱,細看又富有變化,漫無定律,天然流動,色澤燦爛,非常美觀。
雕漆──
  雕漆是剔紅、剔黑、剔黃、剔綠、剔彩等的總稱,其中尤以剔紅最多,且又常常與其色彩相同的雕漆相結合。
  剔紅的做法是:在器胎上髹一定厚度的朱漆,少則二三十道,多則上百道,之後在漆上雕刻花紋。剔黃、剔綠、剔黑等的技法與之相同。剔彩則是在器物上分層髹塗不同顏色的漆層,當漆層達到一定的厚度時, 根據圖案色調要求,需要哪種顏色,就將它面上的顏色剔掉,露出所需色漆。
剔犀──
  剔犀,北京文物業通稱曰「雲雕」,日本稱之為「屈輪」。其做法與剔彩相近,即在器胎上用兩種或三種色漆有規律地逐層髹塗,當各層達到一定的厚度時用刀斜剔出卷草、勾紋等不同的花紋, 刀口斷面清晰地顯露出不同顏色的漆層,器表有黑面、紅面或紫面的。其狀如行雲流水,自然流動。
款彩──
  款彩的做法是在漆地上刻凹下去的花紋,然後把色漆或色油填人花紋輪廓之內,因刻去的是漆灰,故又有「刻灰」或「大雕填」之稱。款彩技法出現較晚,工藝簡單,出品快,故多用於製作各種小插屏或屏風。
戧金──
  戧金的做法是在漆地上,用刀尖或針錐畫出纖細的花紋,然後在花紋內打金膠,將金粉粘上去,故花紋呈金色。也有戧銀的,即用銀箔粘著。
百寶嵌──
  用各種珍貴材料如珍珠、寶石、珊瑚、碧玉、翡翠、瑪瑙、象牙、密蠟等鑲嵌在漆器表面,組成各種圖案,此種技法稱為百寶嵌。
  以上只是常見的漆器的十四個種類,遠遠代表不了我國古代漆工藝的全貌。

明永樂的剔紅纏枝石榴花蓋盒

剔紅海水九龍紋捧盒

剔紅五福捧壽萬花紋幢盒

剔紅五福捧壽萬花紋幢盒

剔紅鳳紋菱花盤

百寶嵌

犀皮漆

犀皮漆

黑漆嵌螺鈿

雕填

堆漆

堆漆描金百子鬧春方盒

款彩

款彩仕女圖屏風

螺鈿

漆器描金圓盒

戧金

剔犀

雕填漆八寶圖蓋盒
圖片來源:Google
返回上頁 >>
www.pcpcx.com

 Copyright ©2020-2021 Paper Communication Exhibition Servic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