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或查詢請電:
Purchase or query:
852-27639011

 

返回上頁 >>
《在收藏品時空中轉悠》
神奇的瓷刻藝術
作者:私人珍藏交易廣場編輯部 文章發佈日期:2020年6月22日
  刻瓷藝術是一種傳統手工藝術,中國早在秦漢時,便記載有剝鑿瓷釉的方法,稱為「剝玉」,再到了魏晉,很多文人墨客,甚至是帝王、官宦們在玩賞瓷器之餘, 很想把詠詩題文的墨蹟留存於其上,以便永久保存,於是當時的藝人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單線刻出詩文書畫的輪廓,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
  真正的刻瓷(在瓷釉上雕刻)是從清初開始的,但此時大多以平刻為主,點線構圖,表現力顯得單調、平實,並沒太多引起世人的注意。直到乾隆後期,刻瓷才真正發展成為了一門新的瓷器裝飾藝術。
  在瓷胎上進行鏨刻,要達到「觸有手感、觀有筆墨」的藝術效果。刻瓷既發揮了瓷釉晶瑩光潔的特色,又使得書畫風韻持久不損。
刻瓷具金石味
  刻瓷與刻金、刻石同工有異,以刀代筆刻之為同,刻後著色為異。陶瓷表面堅硬如玉,刀落其上會產生瓷崩現象。由於釉層的厚薄、軟硬不同,刀跡的深淺粗細也會不同,瓷崩效果亦不同。 正是這一斑駁不同的瓷崩缺陷美,成就了刻瓷藝術在質上有別於其他陶瓷裝飾風格的金石韻味。金石味則是指鐫刻在金屬、石料之上書畫的韻味,古樸、蒼勁、渾厚、凝重。
  瓷刻,就是運用特製的刀具在燒製成的瓷面上進行雕刻的技藝,有人形象地將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繡。又有人說瓷刻是,從破壞到靈感的發揮,是在破壞中達到藝術造詣的。因為刻瓷是利用陶瓷造型與釉面的特長, 通過錘擊刀鑿的變幻,來表現線條筆墨和情趣神韻。
  刻瓷有彩雕和釉雕之分。彩雕是雕琢後需仔細上色,形成中國水墨畫的意韻;釉雕則無需上色,完全憑藉光影明暗的對比,凸顯畫面的立體感,相對於彩雕而言釉雕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工具與手法
  從上世紀70年代起,瓷刻已集國畫、版畫、油畫、素描之長,把中國畫講究的筆墨、氣暈、空靈和西洋畫講究的點、線、面、黑、白、灰巧妙地融進瓷刻技法之中,使作品既保持了金石韻味,又具有筆墨淋漓的水墨妙趣。
  瓷刻所用的特製刀具是採用高碳鋼和金剛鑽石製成,頂端呈錐形,便於在堅硬的瓷器表面刻、鑿。首先,需在白瓷上用墨書寫或繪畫,再依據瓷器上的墨稿用鑽刀刻劃鑿鐫,最後再填色。刻瓷因以黑為基調,風格素雅,既能體現傳統書畫藝術風格,又能保持瓷器表面的晶瑩光潔,形成獨特的藝術效果。
  刻瓷用的工具包括有:刻瓷用的小鐵錘(錘把要細兼有彈性,最好用藤條製作);刻瓷用的鋼鑿子(用硬質合金鋼刀頭製成,分粗、細、扁幾種);鑽石刀(可用劃玻璃刀改裝成為筆形);油石(為圓形或三角形)。
  刻瓷的技法:一件高雅別致刻瓷藝術品,需要經過構思、擬稿、繪製草圖、雕刻以及著色等幾道工序。先要根據瓷器的形狀和特點來進行構思和擬稿,並考慮用何種刀法雕刻。畫稿可直接畫或用複寫紙印在瓷器上, 然後用鑽石刀或鋼鑿子進行刻製。鑽石刀能刻劃出細膩的線條,刀鋒和腕力的配合運用,可使線條出現剛柔相濟、轉折頓挫之感。刻劃的線條最好一刀到底,使線條流暢而有力。鋼鑿子可與鐵錘敲打配合使用。 適宜表現畫中的山石、樹木、建築和花卉,要根據所刻形象的遠近、虛實、色彩和質感的變化,來考慮鑿痕的密與疏、粗與細。細微的部位用尖鑿,粗獷的部位用扁鑿。
  傳統的瓷刻手法,是以單線勾勒為主及雙勾法和刮刀法。單線勾勒雖清秀高雅,但難以表現畫面的虛實層次;雙勾法,是用銳利的金剛鑽石刀沿字體或畫面的外輪廓刻劃,用雙線表現字體和畫面; 刮刀法是先用雙勾法刻出字畫輪廓,然後再將雙線間的瓷釉颳去,以便填色。然而,隨著文化藝術的發展,目前刻瓷藝術不斷有新的刀法和技巧湧現:其一是對大面積的圖形、影雕刻瓷作品微調比較實用的垂直法 (鑿刀前端與工件表面垂直90度接觸);其二是斜面法(將鑿刀頭與瓷面成15度接觸,擊打後線的痕跡形成一邊深一邊淺的線條)。用於白描圖形,使得單線條的顏色不單一,圖像有厚重感,不呆板的效果的;第三種是旋轉法。 將平鑿刀柄在手中邊旋轉邊擊打,邊擊打邊旋轉形成圓形,這一刀法一般實用於花蕊、花瓣、鳥頭和眼睛等等;第四種是跳刀法。刀與工件在擊打中位移跳躍,一般用於虛光、定位或做小樣中使用;第五種為打磨法。 此法不用鑿刀,而是用金鋼砂、砂棒和砂輪,主要對人物面部、手部和衣服等比較細膩的地方進行打磨;還有第六種是劃線法。此法是用刻刀不用錘,用手握刀柄在工件上劃線條,主要針對人物的頭髮、鬍鬚、婚紗、 羽毛等劃線條。以上的六種刀法和技巧,不是單獨地使用,而是可相互穿插交替使用的。
刻瓷與其它工藝的結合
  刻瓷與浮雕工藝的結合:陶瓷產品未經高溫燒成之前,先在生坯上用不同泥料淺塑出所要表現題材的形體,待施釉燒成後,再根據設計要求鐫刻所需部位。通過兩者有機結合,使作品既有浮雕感又有刻瓷味。
  刻瓷與釉彩工藝的結合:在生坯上用各種窯變高溫花釉如兔毫釉、蘭鈞釉、白花釉,等等點堆出動物、禽鳥的部分軀體,經高溫燒成後,花釉會在產品上形成美麗自然的斑紋釉色。然後,再用刻瓷工藝加工其他部位, 形成兩種藝術形式的巧妙結合。
  刻瓷與彩繪工藝的結合:先利用彩繪法在生坯或者白瓷上描繪畫面的某些部分,經燒成烤花後,再用刻瓷技法加工其他部位,使之組合成完整畫面。
  色釉產品的分層鐫刻法:寶藍釉、黑釉、棗紅釉、棕釉等陶瓷色釉產品,釉層是有色的,但釉內坯體多為白色。利用釉、坯兩色,能刻繪出非常漂亮的畫面。 畫面的暗面通常是利用色釉自身顏色不加鐫刻來表現,而灰面、亮面是用釉層上深淺疏密不同的點刻加以表現。高光部位則是通過刻露出來的白色瓷胎加以顯示。
創新的肌理刻瓷
  肌理刻瓷是指在器皿上根據構圖需要掌控顏料的流動、滲化繪製出畫面,利用色料中水的不同飽和度和衝擊力,通過流動形成自然的肌理效果。按照需求,採用各種刀法組合鐫刻,凸顯人為的肌理效果美。 肌理刻瓷對山水、花卉等題材有獨特的表現技法,使作品更具張力,更能引發人們的無限想像力。肌理刻瓷是傳統中國書畫藝術表現形式發展到今天的又一次亮麗轉身。
揉合中西技法於一體的肖像刻瓷
  用刀筆在瓷盤上造像,不同於在紙上繪畫,要做到惟妙惟肖,刻畫出人物的神韻氣質,必須借鑑各種藝術表現手法。肖像刻瓷揉中西技法於一體,點線結合,虛實並舉,同時把粗獷豪放的意筆手法與工筆技法相結合。
  人物眼睛和面部表情,要刻畫得十分細膩,準確而傳神,服飾則要簡潔灑脫,似有畫外有畫之感覺,要十分準確的表現出人的精神風貌和個性特質,倘用手拭之,似有觸摸肉體之感覺。這類作品主要運用點刻法, 特點是具象寫實,立體感強,黑、白、灰層次豐富。而肖像彩色刻瓷,則借鑑了油畫的藝術表現形式,用色彩來表現明暗關係。
圖片來源:Google
返回上頁 >>
www.pcpcx.com

 Copyright ©2017-2018 Paper Communication Exhibition Servic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