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或查詢請電:
Purchase or query:
852-27639011

 

返回上頁 >>
《在收藏品時空中轉悠》
插畫原稿收藏逐漸興起
作者:私人珍藏交易廣場編輯部 文章發佈日期:2019年1月14日
  民國瓷器指的是19Il-l949生產的瓷器,民國瓷器總的看來,由於鴉片戰爭以後(1840年即道光二十年), 國勢日衰,瓷業生產,不但沒有什麼發展和創新,反而日益蕭條。該時期除了生產日用陶瓷外,還出現了大量仿古瓷器。 常見的仿古瓷器有:仿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白瓷;仿宋元時期官、汝、鈞、哥、定五大名窰瓷器; 仿明、清瓷器及民國後期仿前期瓷器。
民國瓷器胎骨較粗及民窯產品較多
  民國時期,瓷器胎骨較粗,民窰產品較多,如與歷代瓷器相比較,差距很大。瓷釉與胎骨結合不夠緊密, 釉面上出現氣泡和脫釉現象。青花瓷器顏色暈暗發藍,俗稱洋藍。洋藍是光緒末期出現並延續到民國, 這時民窰青花瓷器大部分施用洋藍。繪畫精細的漸少,草率的增多。
  民國瓷的文物等級和經濟價值雖說都不算高,但卻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隨著時間推移, 民國瓷的投資價值可能會越來越高。而且晚清民國瓷,由於清末民初之時,官窯的曰漸衰落直到關閉, 一些原來供職於官窰場的能工巧匠另謀生路,他們在與民間匠人的結合中,創燒了一些獨具特色的新瓷品。 如淺降彩瓷、新粉彩瓷等等,可謂是別具一格。近年來,藏界逐漸認識到民國瓷獨特的工藝價值和審美情趣, 不少人因而專門收藏民國瓷器。
民國瓷器可分為四大類:
  其一為「洪憲瓷」。在民國初期,袁世凱稱帝,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鎮建立了禦窰廠, 這個時期,由於選料精細,資器胎骨很薄。當時燒製水彩和軟彩瓷器,有的落「洪憲年製」或「洪憲禦製」藍料或紅料款。 這些器物可稱之為民國「宮廷瓷」;其二為「仿古瓷」。清末民初官窰瓦解, 官窰良工在中國第三次(清末至民初)收藏高潮中,製作了大量的仿古瓷,這些瓷器可稱之為民國仿古瓷; 其三為「民國粉彩新藝瓷」。民國期間以文人潘宇、汪曉棠以及「珠山八友」等為代表的繪瓷名家, 創造了新興的粉彩工藝,這些新興的粉彩之作可稱之為民國粉彩新藝瓷;其四為「民國生活瓷」。 民國期間為抵制洋貨,興我國貨,福建寶華製瓷有限公司、萍鄉瓷業公司、湖南瓷業公司等30多家公司紛紛成立, 它們生產的是日常生活用瓷,可稱之為民國生活瓷。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是中國陶瓷藝術史上第一個享譽海外的陶瓷藝術流派, 珠山八友的陶瓷繪畫不僅繼承了中國陶瓷藝術和中國書畫藝術的精髓,同時還吸取了西方繪畫和東洋繪畫的藝術, 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們的藝術風格不是自己閉門造車,他們的藝術都是有淵源的。 珠山八友的陶瓷藝術不僅在當時達到了陶瓷藝術的巔峰,而且對當代的陶瓷藝術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珠山八友的陶瓷藝術真品在當時,只有少數的達官貴人才夠資格收藏,而不是一般的小戶人家能夠買得起的。 不少作品更成為其時民國政府對外交往的高端禮品。
  1928年,在畫師王琦的宣導下,劉雨岑、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徐仲南、鄧碧珊、田鶴仙等成立了「月圓會」, 又稱「珠山八友」。這些畫師以瓷當紙,作品題材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等,筆法、墨韻、色彩均極為精妙,加上題款、印章, 構成了完整的繪畫作品。當時又流行繪瓷名家個人用印,因而留下一批藝術個性非常強烈的作品, 有些作品甚至在當時就已超過清代官窯瓷器的價格。
  月圓會「珠山八友」也可以是指一個畫家群體,在繪畫上他們追求清代中期「揚州八怪」的風骨。 「珠山八友」中年齡最大的是徐仲南,生於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他比年齡最小的劉雨岑年長了32歲(劉雨岑生於1904年) ,珠山八友在中國景德鎮陶瓷藝壇活躍了近百年。「珠山八友」似乎成了一定時期瓷器的代名詞,亦是一個文化現象, 這種現象在陶瓷史上是鮮見的現象。
月圓會「珠山八友」簡介
  王琦(1884-1937)祖籍安徽,字碧珍,號陶迷散人。是“珠山八友”的領軍人物, 他在汪曉棠和潘陶宇等人的影響下,先與王大凡等人發起和組織“景德鎮陶瓷研究社”, 後又於1928年與王大凡等人組成藝術團體———“月圓會”,借此抒發胸志,以瓷會友。
  王大凡(1888—1961),名堃,號希平居士,出生于江西波陽凰崗鎮,祖籍安徽黟縣, 少時拜曉棠大師為師。王大凡早年學習沙山春、錢慧安、費曉樓的繪畫藝術,中年學習吳道子、 陳老蓮、馬鏡江的繪畫技法,博採眾長。王大凡在淺絳彩的基礎上,獨創了“落地粉彩”技法, 使淺絳彩法畫起死回生。王大凡的畫兼工帶寫,構思嚴謹,用筆流暢飄逸。
  汪野亭(1884-1942),字平,號傳其居士,江西樂平人。早年在波陽拜張曉耕、 潘陶宇為師,繪畫藝術來源明朝朝畫家沈園和清代畫家王石穀的繪畫藝術,畫風清新,雅麗, 成為名噪一時的青綠山水畫家。
  鄧碧珊(1874一1930),字壁寰,號鐵肩子,清末秀才,江西餘干人,早年靠繪畫瓷板肖像為生, 陶瓷肖像結畫是他發明的。鄧碧珊專功魚藻兼畫花鳥,鄧碧珊的魚蟲在設色上受東洋畫藝術的景響, 他的筆及構圖又受宋畫的影響較深,他的早期花鳥又受嶺南畫派的影響,足見鄧碧珊先生的孜孜以求及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
  畢伯濤,(1886一1962),號黃山樵子,安徽歙縣人,清末秀才。在景德鎮陶瓷繪畫界以金石、詩、書、畫傲視瓷壇, 畢伯濤的繪畫藝術來源於清代畫家新羅山人。
  何許人(1882一1940),別名花滋,安徽南陵人。何許人曾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界的仿古高手,亦設帳授徒。著名花鳥畫家、 雪景大王鄧肖禹、余文襄就出自其門下。曾在北京客居數年,結識許多前清的八旗子弟,前朝遺臣貴族, 臨摹了大量的宋元大家的作品,擴大了繪畫的視野和審美情趣。他在陶瓷上創作的許多山水作品和雪景山水,結構緊湊, 構圖大方,用筆流暢。但何許人的山水畫有董源、巨然的影子,有浙派山水吳偉、戴進的流脈。何許人的山水作品追求一種平淡天真, 蕭散閒逸的藝術境界。可惜,他不能達到大家的級別,只能是一個海納百川的雜家。
  程甫,江西樂平人,名意亭,字體孚,齋名「佩古」,別號翥山樵子。師從張曉耕、潘陶宇,後赴上海, 拜上海浙派畫家程瑤生門下,成為程瑤生的入室弟子,在上海數年,其花鳥畫藝術,深得南宋畫院派的藝術精髓。
  劉雨岑(1904一1969),安徽太平(今黃山市黃山區)人,客居江西鄱陽。原名玉成,後改雨岑,雨誠, 齋名「覺庵」,別號「澹湖魚」,六十歲後雅稱巧翁。為潘陶宇的弟子,一九二二年來景德鎮,擅長陶瓷粉彩花鳥。早年受華喦的繪畫藝術影響,中年深得任伯年、新羅山人的繪畫藝術精髓,逐形成清新雅麗的繪畫風格。
  徐仲南(l872一l953),江西南昌人,名陔,字仲南,號竹裡老人。齋名「棲碧山館」。 少時學瓷藝,l9l8年受聘於江西瓷業公司管理美術陶瓷,工於松竹、淡雅詩意,自成法家。 徐仲南受清代畫家戴熙的影響較深,其構圖、用筆、設色與戴熙同出一轍,同時,又受海上畫派和南宋文人畫家的影響。
  田鶴仙(l894一l952),浙江紹興人,原名田世青,後改為田青,字鶴仙,號荒園老梅,齋名「古石」。 先攻山水,後改畫梅花。其繪畫藝術,以梅花獨步畫壇。田鶴仙深得元代畫家王冕的影響,其竹杆似斷非斷, 節節相連的用筆及構圖無處不體現王冕的繪畫精神,「珠山八友」發起人王大凡贈有「山水清渾成一格, 梅花作出更無雙」的讚譽詩句。
程意亭花鳥粉彩瓷水盂 劉雨岑粉彩雞紋燈籠瓶 王大凡畫青花纏枝蓮邊飾粉彩人物圖瓷硯 何許人粉彩雪景山水四方瓶
圖片來源:Google
返回上頁 >>
www.pcpcx.com

 Copyright ©2017-2018 Paper Communication Exhibition Servic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