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或查詢請電:
Purchase or query:
852-27639011

 

返回上頁 >>
《在收藏品時空中轉悠》
琺瑯彩
作者:私人珍藏交易廣場編輯部 文章發佈日期:2019年2月11日
  琺瑯彩是由景泰藍演變而來,景泰藍是在銅胎上琺瑯釉而成,琺瑯彩則是將銅胎畫的技法成功移植到了瓷胎上。 它起始於康熙後期,康熙年間,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的匠師們創製出來的一個新瓷器品種。
  琺瑯彩最頂盛時為雍正期至乾隆期。雍正期的琺瑯彩水準最高,工藝最美,到乾隆時期,琺瑯彩瓷器慢慢轉向粉彩瓷器, 所以琺瑯彩可以說是終止於乾隆後期,同時還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琺瑯釉和粉彩共存。
  琺瑯彩的製作所用白瓷胎由景德鎮禦窯廠提供,彩繪和烘燒則大多是在燕京(北京)宮廷造辦處的琺瑯作坊內完成, 受皇室親自監控及嚴謹審查。而一般粉彩瓷器從製胎、彩繪,到烘燒都是在景德鎮禦窯廠完成的, 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兩者之間的差別,也顯示出琺瑯彩瓷器的珍貴及罕見之處。
  由於琺瑯彩瓷器的畫工技藝特高,又是專供宮延皇室玩賞之用,不得向外流失, 它是採用獨特的進口彩料和特製的油上彩方式燒成,色彩豐富並且有立體感,畫面美豔絕倫,加工水準嚴格控製, 如有缺陷即刻打碎處理。故而數量特少,被稱為官窯中的「官窯」,號稱清代第一名品。
  琺瑯彩還有著另外一個名字,就是「古月軒」,這名字的來歷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是說, 古月軒乃是乾隆禦用琺瑯彩瓷器上,多署有古月軒之名;其二是說古月軒乃是胡姓匠人製作, 將胡字分拆開來便成「古月」兩個字。
  琺瑯彩器的價值都是相當名貴的,最為搶眼的便是當年在倫敦拍賣會上,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大罐、 乾隆製琺瑯彩“古月軒”錦雞圖雙耳瓶創出了清代瓷器拍賣世界紀錄,都拍出過億元的天價成交額。
  琺瑯彩瓷器的名貴不僅因為其乃是禦用品,乃是官窯中的官窯,還和其存世量有關,原清宮收藏康、 雍、幹三朝琺瑯彩瓷器大約在400件左右, 其他零散於世界各地博物館和私人手中的琺瑯彩瓷器應是晚清流散出宮或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掠走的, 文物市場上流通的實屬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琺瑯彩的燒製在乾隆年間便已經停止了,到晚清民國時期又開始再度恢復燒製。究其原因是,晚清民國期間, 有很多人也開始收藏古瓷器,令精美高檔的古瓷需求量增大,然而高檔的古瓷越來越少,故便形成了仿古瓷的高峰期。 其中,也有西方人參與仿製,施德之(外國人)便是其中一個。施德之到上海開設古玩行,他從德國進口琺瑯彩料, 又重金禮聘原清宮造辦處工匠胡氏去搜羅琺瑯料(有數十種顏色);他還以五百兩白銀一件高價, 招攬了原禦窯廠名匠潘甸宇(珠山八友之中汪野亭、劉雨岑、陳意亭的師傅)為其做畫;潘甸宇更親自前往景德鎮調製料色, 每一色料都一次調成,決無色差。之後再聘請了數十人,經歷約前後三年,製作花費兩百多萬兩白銀, 才製成約兩百餘件仿造的琺瑯瓷。他所製的仿古(仿乾隆、雍正)琺瑯瓷,由於用料精少、名貴,高成本, 故其所製的仿仿乾隆、雍正琺瑯瓷便顯得更名貴。
  琺瑯彩的圖案,各個時期有各個時期的特色:初期的康熙琺瑯彩「有花無鳥」,色底多用黃、綠、紅、藍、紫和胭脂。 常見圖案大都比較規矩:有九秋菊花、折枝大朵花卉、纏枝牡丹等;到了雍正時期,琺瑯彩比較成熟,工藝亦有所突破, 更多的採用了白地彩繪。紋飾則多是山水、竹、石、花鳥等景物,配以詩詞,凸顯雅致;至乾隆時期,技藝上就沒有雍正時嚴謹, 但此時又出現了軋道工藝,並且吸取了西方紋飾圖案、西洋女人等。由於乾隆對粉彩十分喜愛, 於是便有了琺瑯和粉彩結合的藝術品。
圖片來源:Google
返回上頁 >>
www.pcpcx.com

 Copyright ©2017-2018 Paper Communication Exhibition Servic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