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或查詢請電:
Purchase or query:
852-27639011

 

返回上頁 >>
《在收藏品時空中轉悠》
周末的收穫
作者:陳東 文章發佈日期:2018年9月5日
  星期六中午與友人相約在中環午膳,大雨淋漓,下個不停 ,飯後雨仍然越來越大,避雨間, 見門外有一小廣告,是一間拍賣公司當天舉行小型拍賣會,拍賣的是古董字畫。地點就在附近,遂與友人前往觀看, 拍賣會就在一商業大廈該公司的辦公室舉行。當我們進入拍賣場,拍號已過了三分之二,字畫部份已經拍賣完了, 正在拍賣瓷器雜項。由於天下雨,場面冷清,參加的人並不多,只有十來個六七十歲的老人家,除了拍賣行的職員, 我們算是最年輕的了。
  瓷器雜項仍在展室陳列,我細心檢閱展出的拍賣品,發現大部份是粗製濫造現代仿品, 小量是民國或明清的古舊民間陶瓷及雜件,可惜藝術品位不高,經濟價值低,沒什麼值得收藏的精品。失望之餘, 視線卻被擺在地上一角的一對畫虎紋飾花瓶吸引了,我拿起瓶子細心觀察。此瓶高約32厘米, 瓶口、瓶頸以及瓶腳均用彩料描繪多重邊飾,瓶身以粉彩繪畫,遠山近崖襯托出正身側面的老虎。 觀畫中老虎,氣勢與威嚴俱備,體態逼真。旁有詩句--「攀千峰雄志常在,陟萬壑浩氣永存」, 並年份及繪畫者所落的款式--丙申年仲秋月畢淵明寫於珠山客次。這是古玩行業所稱的「名家瓷」, 瓶外底用紅彩畫著「景德鎮市工藝聯合總社試驗瓷廠一九五六年造」(該廠於一九五八年併入景德鎮藝術瓷廠)。
  此瓶面世,距今五十年矣!內行人看得出,瓶是手拉坯,柴窯燒製。畢淵明是民國景德鎮繪瓷名家, 「珠山八友」之一畢伯濤的兒子,家學淵源,從小跟隨父親學彩繪,善畫蟲鳥走獸,畫藝成熟,另闢蹊徑, 精於畫虎之法,筆下之虎具王者之尊,形神同體,氣勢磅礡。自古至今,在瓷器畫虎,藝術成就最高就數畢淵明, 故有「畢老 虎」之美譽。畢氏一生勤奮,篆刻,書法,畫藝皆有成就。但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 人生受到極大的衝擊,畢氏挨批受整,身體和心靈創傷深重,差點斷送生命。他被勒令停止瓷繪創作,降職為燒窯火工。 直到七十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在人民大會堂見到畢淵明所畫的老虎瓷板畫,嘆為觀止,於是請中國政府轉達, 向畢氏求畫,自此畢淵明才得以重見天日,回到瓷藝創作崗位。
  順手拿起拍賣場的圖錄,翻看此一拍賣品的介紹,一看之下,頓覺這對瓷瓶可能成為我的收藏。 原因是圖錄印錯了,將如此大名鼎鼎繪瓷大師畢淵明的名字誤為「不逸明」,圖錄所表達的這對瓶的圖幅大小, 未能清楚完整將圖繪的美感表現出來,若只看圖片而不看實物,根本不會引起買家購買的興趣,加上那幾天連日下雨, 來看展銷的人不多,憑直覺可推斷不會有場外買家用電話來競投,心中稍作掂量,認為不會超過底價的倍數, 便能夠把它買下來。撿便宜拾漏誰不喜歡?我向拍賣行職員申領了一個投拍號牌,坐在後排一角, 靜靜等待拍賣官叫號。未幾,拍賣官大聲讀出該對瓷瓶的號碼和底價。我想舉起手中號牌, 但馬上停止了這一動作,我覺得應該由別人先開投,看清楚別人對這拍賣品的競投情況,然後才競投。 我不先出手競投,是避免別人跟風。小拍賣場所很多拍賣品拍賣價都不高,往往吸引一些初入行經驗不足的人參與, 他們不知道哪些東西是真是假,只能向別人「借眼」,多人舉手競投的,他們便舉牌,無人競投的,他們便不舉牌。 現場人數不多,我不舉牌,別人也不舉牌競投,待其漏拍,我就能以底價買下該拍賣品了。果然,拍賣官再三叫喊, 這對瓷瓶始終無人競投,只好宣佈收回,繼續拍賣其他拍賣品。於是,我向拍賣行職員提出要買下這對瓷瓶,並即時付款。 職員用卡通紙小心將這對瓷瓶包裝好,禮貌送我們離去。
  近年來,名家瓷走俏,原因很多:一是傳統收藏器物,如宋、元、明、清的精品瓷器量少而經濟價值又高速增長, 令普通收藏家卻步;二是名家畫瓷藝術觀賞性高,既可陳設又可保值;三是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形成市場需求大增, 各層次的收藏者漸漸看好,價格比明清瓷器低而升值空間大;四是媒體加溫,電視專題報道頻密,使之成為專項, 而與各朝代文物並列。
  社會繁榮穩定,經濟發展快速,使人們注重藝術品收藏,文物古玩的交投帶來經濟利益,自然亦為仿製品提供市場, 以往仿製是由少數人暗中生產操作,冒充一些民國成名的瓷畫家風格,製作尚算認真,有些仿作者文化知識較高,繪畫功力較深, 所製作的作品普通收藏者不易識別。如今個人辦廠已成風氣,集體仿製,批量生產,稍有名氣能賣錢的都被仿製, 但繪畫技藝每況愈下,傳統功力薄弱,藝術修養不高,可謂「四不像」,即胎、釉、彩、紋都不像。 不管是「高仿」還是粗糙的仿品,市面上都有一定的銷路,不少入行尚淺的人喜歡購藏這類名家瓷器, 當然是作為真品購入。遺憾的是一些學者教授以行家自居,除自己購買外,還不斷向新人、學生推介。 我認識一位教授,從事陶瓷收藏及教學近二十年,學術理論很到位,從上古陶器到今天新瓷都能如數家珍, 但我在小拍賣行多次見他帶學生鑒別名家瓷時卻真假不分,將上世紀九十年代仿製品與五十年代以前的作品混為一談, 但理論仍洋洋大觀,他既將仿製品當真品買亦叫學生買,這不能不令人咋舌。其實,名家瓷只要願意花功夫研究, 是可以分辨的。由清末至今,在景德鎮出現過不少繪瓷好手,但真正能以名家稱譽的大師,不僅有其精深的造詣, 更有其屬於自己的風格。看一件瓷繪作品,就應該把作者的繪畫生涯抓在手裡,對照其年份落款,書法題識,藝術技巧, 繪畫風格,一一比較,小心求異,最後再考證器的工藝製作方式及其製作年代,若然無誤,那就是真的了。
畢淵明筆下的老虎
圖片來源:了了亭 景德鎮陶瓷資訊
返回上頁 >>
www.pcpcx.com

 Copyright ©2017-2018 Paper Communication Exhibition Servic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