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或查詢請電:
Purchase or query:
852-27639011

 

返回上頁 >>
《在收藏品時空中轉悠》
集視覺、觸覺、聲覺及立體於一身的陶瓷繪畫藝術
作者:私人珍藏交易廣場編輯部 文章發佈日期:2020年6月5日
  製瓷技術隨著歲月的流轉不斷提升,由實用的「物」提升到藝術的賞品,繪畫技亦進入了瓷品中。陶瓷繪畫是來自人的意識形態,是人為的精神材料,而陶瓷繪畫, 則是將藝術美與工藝美的再造體,是科學技術和工藝藝術的綜合產物,而陶瓷繪畫造就了陶瓷藝術形象的英姿麗質。
  有人說,陶瓷製品是水、火、土結合的藝術。水的柔軟與火的熱烈,使泥坯釉料轉變成有形、有態、可觸摸、可敲擊出清脆悅耳聲響的器物。而陶瓷繪畫則將陶瓷作為「畫布」, 借用釉料將繪畫藝術在陶瓷製品上展現出來,陶瓷藝術是集視覺、觸覺、聲覺、立體於一身的。陶瓷繪畫與一般在紙上、畫布上的繪畫有很大的不同,是平面繪畫語言所不能比擬的。 平面的畫只要畫出物象的神韻就能給人視覺上的美感,而陶瓷藝術是立體的,同時要考慮造型與材質、造型與空間的關係、釉料的使用……等等,要作通盤考慮和設計。
釉色之美──類玉類冰類銀類雪
  釉,是陶瓷器物形成的必備條件之一,可以這麼說,沒有釉就沒有陶瓷器物的存在。有人就這樣說過:國畫之美在筆墨上而非紙上,陶瓷之美是在釉上。無論是人手的繪畫裝飾圖像、色料、 筆觸都在透潤的釉色裡表現出來。釉的渾厚晶瑩會使人產生「如冰似玉」的美感,而其玻璃光澤及朦朧透亮又給人「明如鏡」的感覺。陶瓷畫上的顏料是依託釉而發色的,例如釉裏紅和青花, 就是經由透明釉覆蓋下顯現色彩的。
  釉同時又兼畫料,如郎紅釉、綠釉、青釉、藍釉、黃釉等,其自身可以形成一種所謂「一道釉」的單一色釉,也可以在瓷畫上用作著色料使用。故此,釉與料是密不可分的。
  釉是附著於陶瓷坯體表面的玻璃質薄層,讓瓷器澀胎光潔透亮,釉有著豐富的顏色,包括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等,更有無色透明的釉。釉色可以給人很強烈的視覺衝擊, 無論是要求濃烈或素雅,它都可以恰如其分的表現出來。
  古時的騷人墨客,就不斷以詩文讚美陶瓷的釉色之美。如以「雨過天青紅琢玉」來形容郎紅釉;「千峰翠色」用來形容青釉;而宋鈞花釉則以「夕陽紫翠忽成嵐」來比擬……;他們更將釉色比喻為「類玉類冰」、「類銀類雪」。
  上面也曾提過,陶瓷藝術是一種水、火與土的結合技藝。陶瓷繪畫的色、釉、料經1300℃高溫還原焰,燒成後熔為一體,成釉下彩「裏繪」,或經750℃的低溫氧化焰燒成後附麗在瓷釉胎表面,成為釉上彩「表繪」。 而溫度(火)的控制又非常重要,它決定著陶瓷的最後成敗。
  陶瓷顏料都是由氧化礦物質和金屬礦物質組成,入窑燒製後才呈色澤的。窑溫、釉料的厚薄等成瓷上繪畫的關鍵。行內有一句話,「畫器調色,必出火而後定」。
高溫窯變花釉
  色釉經過高溫燒煉,那偶然天成的變化色彩即為「窯變」,其色彩和肌理十分豐富,初見者會驚嘆它的美,被它變化莫測的色彩和肌理深深吸引。所謂「入窯一色,出窯萬變」。
  在陶瓷繪畫中高溫窯變釉彩最具特色,而窯變花釉表現力相當強。鈞釉是窑變釉的傑出代表,創燒于宋代的鈞窯。其特點是在通體天藍色中,閃爍著紅色或紫色的斑塊。
  製造窯變花釉的器物,一般是在燃燒後的形釉瓷胎或經過素燒的無釉坯體上,先施以某種顏色的底釉,然後再用各種不同的顏色釉,通過各種不同的辦法,例如噴釉、塗釉、刷釉、輪釉、瀾釉等施在底釉上, 從而使各種團色釉相互交偌,在燒成過程中融混在一起,並通過高溫窯火(還原焰)借釉料的垂流而自然形成各種美麗的色彩、紋樣。窯變花釉的藝術效果決定於各種器皿的造型、色釉相互之間的關係、施袖方法、燒成條件等等。
  花釉瓷器是河南地區唐代瓷器中的一個創新品種,在黑釉、茶葉末釉、醬褐釉或灰白釉等地釉上點綴出藍色、天藍色、黃褐色、灰紫色或乳白色彩斑,給人以天然造化、變化莫測之感。 花釉瓷器創造了二液分相釉的新技巧,為單色瓷系的美化裝飾開闢了新境界,使一些單色瓷器出現了絢麗斑斕的窯變效果,開創了馳名中外的鈞窯瓷器窯變的先河。花釉瓷器上出現點、塊、線狀彩斑, 有的任意點抹,有的縱情潑灑,沒有一定樣規,卻表現出了豪邁氣魄。
  在陶瓷當中,「窯變」釉是陶藝藝術美的頂級,是技術的極致,其呈色基本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為難以控制其流動性和變化的色彩,即使同一配方也會產生難以預料的偶然色彩效果, 正所謂「入窯一色,出窯萬變」。與油滴天目(Temmoku)相比,「窯變」釉的技術難度可謂不相伯仲,其可觀性絕不在油滴天目之下。「窯變」釉包括結晶釉及各種不同的複色釉,在1330℃度的高溫熔融時, 結晶物質在表層形成奇妙多彩的流紋,與底色釉隱約互動,釉薄則可能無光,釉厚又可能破壞畫面。這是一種極高難度及複雜的技術。故此,「窯變」陶瓷繪畫,目前仍還處於起步階段。
圖片來源:Google
返回上頁 >>
www.pcpcx.com

 Copyright ©2017-2018 Paper Communication Exhibition Services. All rights reserved.